典型案例 更多》
关注丨热议3·15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次普及食育的契机

来源:校园智慧食安       时间:2024年3月19日

今年央视“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主题,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从曝光量和舆情热度指数来看,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民生话题的关注度仍居于前列。这一结果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也是社会安全感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之一。

作为预制菜“顶流”的梅菜扣肉,个别商家竟然使用“淋巴肉”制作,“3·15”晚会曝光的这一乱象,引发了公众和市场对肉类产品等领域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据悉,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也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而这一专项整治行动,也是对“3·15”晚会的积极回应。

可以预期,接下来消费者对于梅菜扣肉的消费会进入一个更为审慎的阶段,而相关部门的专项整治,将进一步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健全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为预制菜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不过,结合曝光的梅菜扣肉生产乱象,以及公众对于食品安全话题的关注度来看,此事或也再次提醒社会,进一步推进食育工作的重要性。

2023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万亿元,同比增长2.5%。可以说,我国食品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均已非常高。但是,正如这次晚会所曝光的涉事梅菜扣肉生产企业的情况所示,其不仅存在着使用低劣原料的问题,整个生产制作的环境、卫生问题也同样突出。虽然说这仅仅只是曝光的个案,但背后未尝不是当前食品工业的规范化程度仍待提高的一个现实注脚。

要改变这一状况,除了需要继续强化相关监管网络的完善,加快从业者专业化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维度。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强调要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要培育产业化工人。但相对来说,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行业的从业者素养问题,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显然不正常。在社会的潜意识中,还是把食品行业,尤其是像预制菜这种主要偏向于加工环节的食品产业,当作一种“低端”行业,甚至默认其门槛低,对从业者无需过多的专业要求。显然,这种从业者的“低门槛”状态背后有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诸多现实原因,但客观上,的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行业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的提高。因此,加强对食品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到生产过程中质量、卫生标准的宣传,再到职业道德水平的培育等,都纳入相应的培训体系之中,也即进行针对性的“食业者教育”,确实刻不容缓。

除了重视“食业者教育”,“食者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就以此事为例,虽然曝光后不少消费者对于梅菜扣肉的消费警惕意识提高这是正常反应,但也不必因此就恐慌性地将梅菜扣肉这一预制菜菜品一杆子完全打倒。此外,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无论是基于已有的食品安全法规,还是从食品安全科学分析来看,槽头肉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上市交易的,其对安全健康的威胁也是可控的。因此,也不必因此就完全对槽头肉“谈虎色变”。更进一步,这一次曝光的乱象属于预制菜领域,若因此就将其视为是预制菜产业的“原罪”,这也明显非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据此,推进食育普及,有效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建立更全面、科学的认识,更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依然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在很大程度上说,公众对于“3·15”晚会所曝光的食品问题乱象的高度关注背后,其实也蕴藏着引导食品企业、消费者等更加关注食育、参与食育,乃至推进食育普及的契机,值得各方重视和利用。当“食业者教育”和“食者教育”水平都能够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一定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从业者和更科学的消费观念的支撑。

友情链接